站內搜尋  

防治小黑蚊叮咬 北市教3撇步 2013/3/17


台北市環保局今天指出,暖春為小黑蚊繁殖、出沒季節,透過個人防護、環境管理及化學防治3撇步可有效防治。

環保局表示,寒冬過、暖春來臨之際,正是小黑蚊繁殖、出沒季節,民眾若被叮咬後,皮膚經常腫大且出奇發癢,透過個人防護、環境管理及化學防治3大撇步,可避免被小黑蚊叮咬。

環保局指出,小黑蚊並非環境髒亂或積水所導致的病媒疾病傳染問題,而是生態問題,主因為人類開發觀光、大眾運輸工具等建設,使郊區都市化,讓黑色昆蟲隨交通工具來到人類居住環境。

環保局建議,民眾可採「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,化學防治為輔」的綜合防治策略。在個人防護部分,穿著長袖長褲及噴防蚊液避免被叮咬;居家環境部分,加裝紗窗、紗門阻絕小黑蚊進入屋內,使其無法吸血以阻斷繁殖。

另外,環境管理部分,青苔為小黑蚊主要孳生源,也是其幼蟲的食物來源,經常在明暗交替且潮溼的地方出沒,可利用刮除青苔,或輔以化學防治方法進行環境噴藥,降低小黑蚊孳生密度。

環保局指出,小黑蚊並非蚊子,而是會吸血屬雙翅目蠓科的「台灣鋏蠓」,俗稱「黑微仔」,為台灣本土原生種昆蟲,經常被誤認為會傳染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的白線斑蚊。

環保局提醒,小黑蚊的防治工作需民眾合力協助,定期自我檢查、清理居家附近環境,做好個人防護,否則密集性噴藥恐將造成小黑蚊的抗藥性及生態危害。1020317

資料來源:奇摩新聞 網頁連結